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中區再生策略構想

陳家錦2011/12/27

在台中市「文化、經濟、國際城的城市發展願景下,首先,定位於「歷史台中」的舊城區必需以「文化」先行,充實人文內涵及保存文化資產,找回清末大墩街與日治時期小京都的歷史風韻;其次,由「台灣大道」串聯起來的中區與新市政中心專用區、台中港市鎮中心商業區同為台中都會區三處面積百公頃的商業區塊,自民國80年以後因汽車及郊區時代來臨,逐漸流失客源已致出走的中區百貨商圈在這個大眾(分眾)消費的時代裡,如何解決「交通問題」、掌握「分眾市場」、研擬「品類策略」、推出「創意商品」,將是能否吸引消費人潮回流的關鍵;而強調地方特色、提供E化服務、富有人情味則是我們「國際化」的作法。因此未來的中區應該打造為台中市這個消費城市中具有人文氣息的城中之城,塑造為每條街都是特色商店街、每棟樓都是特色商城、每處市集都各具特色,才能與其他二處新興商業區塊有所區隔。

中區再生六大策略「人文道物產街」

  • 人文─社造中心、培根學堂、社區週報
  • 文化─文化保存、街頭藝術、創意產業
  • 道路─交通管理、大眾運輸、徒步街區
  • 物流─商街市集、E化商城、顧客滿意
  • 業─物業管理、行銷招商、都市更新
  • 街屋─變臉拉皮、節能減碳、街角美化

文─社造中心、培根學堂、社區週報

中區再生除了硬體方面的造街之外,更重要的是造人的工作,才能培植永續發展的根基。

  1. 成立「台中市中區再發展研究及推廣中心」,作為產官學合作平台及社造推動中心。
  2. 設立「培根學堂」,邀請各方學者專家擔任講師,開設相關研習課程,提供中區店家及熱心地方事務者充電學習之機會,並成為中區再發展事務推動之種子。
  3. 發行「社區週報」,增進一般民眾對社區大小事的瞭解與關心。

化─文化保存、街頭藝術、創意產業

中區目前已陸續完成了日據時期台中酒廠、第二市場、台中市役所、州廳、火車站、放送局、市長官邸、演武場的整修及活化,也已開始進行清末台中考棚的保存,初步已建立了點狀的文化據點,及塊狀的台中酒廠創意園區,未來除點的串聯及另一塊狀區域台中州廳的保存及活化外,並進一步延伸到街頭藝術及創意產業方面的發展。

  1. 以現有30餘處古蹟與歷史建築為基礎,繼續完成「歷史台中」的拼圖及閒置空間活化,找回清末大墩街與日治時期小京都的歷史風韻。
  2. 規劃街頭藝人表演空間,讓街頭充滿活力與人氣。
  3. 發揚台中既有有吃的創意(太陽餅、泡沫紅茶)、住的創意、街的創意(精明一街、東海藝術街、美術園道)、工業產品設計的創意,也將台中酒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效應擴大到整個舊市區。

路─交通管理、大眾運輸、徒步街區

70年代以後汽車已成為台中市城市交通主角,中區棋盤街道由於狹窄擁塞及停車空間不足,因而提出建立副都心分散舊市區機能之議,歷經近30年的規劃、開發與建設,副都心也已成形,而舊市區的交通問題,經過了20年來的停車場興建、單行道系統、道路拓寬、人行徒步區設置,雖初具成果,但後續仍有待鐵路立體及捷運化工程、大眾捷運系統的完成,才能徹底走出交通上的困境。

  1. 單行道系統、停車是中區店家在道安會報中最常提出的交通管理議題,但往往僅止於片斷的在會議中討論或公文答覆,缺乏整體通盤的調查與規劃作基礎,故應辦理通盤、整合性的調查規劃。
  2. 目前到中區的大眾運輸使用率僅在5-10%,未來應以鐵路立體及捷運化、周邊交通及停車配套措施、大眾捷運及市區巡迴巴士等,提高大眾運輸使用率。
  3. 中區已建置了繼光街、電子街人行徒步區,未來應配合台中州廳都市更新計畫,規劃市府路為假日徒步區,可將台中公園、台中州廳、台中酒廠創意園區等區塊串聯起來。並利用既有園道自行車道及未來鐵路立體化後平面道路及柳川等,將自行車道系統串聯至中區。

流─商街市集、E化商城、顧客滿意

城市源自於市集,國際性城市也都擁有各自的市集文化(例如波士頓昆西市場、巴黎巴士底市場、京都錦市場、倫敦巴洛市場、首爾東大門),而中區雖曾因郊區新興商業的興起而流失客源,但人是喜新念舊的,因此消費潮流總會有回歸的一天,中區擁有90多年歷史的第二市場、40多年歷史的中華路夜市、中部地區最大的建國市場,以及青草街、泡沫紅茶街、糕餅街、糖果街、跳蚤市場等,應善用這裡所擁有的、新興商業區裡缺乏的古早味、人情味和露天市集的風味,配合雨天暢行無阻的連棟街屋騎樓、悠閒漫步的徒步街區環境,打造為具有人文氣息的商圈。

  1. 塑造一街一特色、一樓一主題館、一市集一風味。
  2. 配合E化時代進行網路行銷,建置中區商圈共同網站。
  3. 零售業的成功關鍵不是靠經濟學而是心理學,所以應從顧客心理著手,提供顧客滿意的服務。

業─物業管理、行銷招商、都市更新

依89年之普查資料中區空屋率高達45%,而閒置大樓亦有三十棟以上,形成資源浪費、阻斷商業活動連續並易成為治安上之死角,針對這些空屋及閒置大樓的處理策略包括:

  1. 進行中區建物普查及閒置空屋所有權人清查,徵詢所有權人委託專業者招租管理之意願。
  2. 配合街區特色及相關建設計畫辦理物業招商,引進策略性產業並研擬獎勵辦法帶動產業再發展。
  3. 以白棋取代黑棋,漸次辦理都市更新重建。

屋─變臉拉皮、節能減碳、街角美化

中區有大量興建於日據時代的騎樓街屋,台中市政府過去已辦理過南屯犁頭店老街、西屯光明路老街、東區旱溪老街之環境改造,唯獨中區卻尚未有老街復舊景觀工程之推動,未來應擇定合適之地段辦理(例如興中街懷舊糖果街),除公部門進行街道鋪面、景觀、地下管線之工程外,並透過經費補助協助民間進行街屋整建及維護,促使老街新生。尤其中區有為數眾多近五十家老舊旅社、或是老戲院、老字號店家等,都是改善的重點。

  1. 提供店招改善及建物拉皮等修繕補助。
  2. 配合街屋整建維護,同時改善傳統街屋通風採光等缺點,並符合綠建築之要求。
  3. 街角空間夜間照明及景觀綠美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